在中国历史上,太监赵高大家都知道是个奸臣,到最后他是怎么善终的
赵高杀死胡亥后,想自己当皇帝。他召集群臣,自已直奔龙椅,不料刚座上就被震下来了,而群君也是冷目以对,以禁言抗议。
赵高无奈,只好扶子婴上位。子婴对赵高深恶痛绝,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赵高杀了,赵高终落得了应有的下场。
熟读秦朝历史的我们都知道,秦始皇一统六国使中国步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时代,秦始皇本想大秦基业绵延千年,传至万世,不曾想到出现一个奸臣赵高致使秦朝二世而亡。
当然秦之灭亡的过错不能全部推给奸臣赵高一个人身上,可赵高权倾朝野之后的所作所为确实加速了秦朝的消亡。
太监赵高大家都知道是个奸臣,到最后他是怎么善终的?
首先我们要知道赵高并非太监,很多人会感到惊奇,太监赵高被我们说了千年,怎么赵高又不是太监了?
据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记载说赵高是“宦人”,有“宦籍”。通过这句记载让我们误认为赵高就是一名太监,几乎上宦就是代表太监,成了我们的共识,可是后来出土的《张家山汉墓竹简》记载,宦乃是宫中任职的意思。
也就是说赵高只是秦朝时期在宫内任职的一位官员,其并非太监,赵高在秦始皇时期任中车书令一职,是管理皇上车舆和玺印的,也间接证明赵高骑术也非泛泛,并且赵高文字造诣也是奇高,可以说赵高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官员,奈何赵高得势之后祸乱朝纲,致使秦王朝提前灭亡。
毫无疑问赵高并没有善终,赵高权倾朝野之后,文武百官畏惧赵高的权势,一直以赵高马首是瞻。加上赵高以指鹿为马等手段试探百官之心,铲除异己,使得赵高已然成为秦朝末年的实际掌权人。
即便如此,赵高在派人逼死秦二世胡亥之后,依然没有达成所愿称王称帝,因为当时的局势不利于赵高,无奈之下赵高只能立子婴为秦王。
当时可以说秦国已经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威严,农民起义军马上就要攻入咸阳,况且六国基本上已经复国,此时的子婴只能称王而非称帝。
子婴深知自己受赵高摆布,同样深知赵高加速了秦朝基业的消亡,以病为由而不上朝等待时期一举除去赵高。而赵高认为自己立子婴为秦王,有拥立之功,加上子婴一直向赵高示弱,让赵高渐渐放下了防备之心。
一日,在赵高以探病为由去看望子婴之时,刚刚进入子婴房间没多久,子婴左右突然而至乱刀杀死了赵高,一代奸臣赵高得到了该有的下场。
赵高得了善终吗?没有吧。
有件事情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,赵高的“赵”其实是氏,他姓的是“赢”,而赢政姓的是“赢”,氏则是“赵”。
关于姓氏之分我曾写过一篇文章,简单来说,氏是姓的分支,所以虽然赵高出身低贱,但要是倒推到上古时代,他的祖上和赢政的祖上是同一个部落的。
这就是他最后谋害了秦二世胡亥、想要从幕后走到台前、真正登基为帝的底气,在他内心深处,他认为自己和秦国君流着一样的血,秦始皇能做到的时候,他赵高也能做到!
(电视剧里的赵高)
真想问他一句,你哪来的自信?把昏庸无能的胡亥玩弄于股掌之间算什么本事?能逼死扶苏和蒙家兄弟是因为他们为人纯善,能陷害李斯是因为李斯以为他和自己是一伙的,没有太过防备。
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天纵奇才了!
李斯死后,赵高当上了丞相,搞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戏码,震慑住了反对他的势力,也糊弄住了胡亥,真正掌握了秦朝的大权。
可是,朝廷之外,已经是一片亡秦之声。
巨鹿之战中,项羽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,将领章邯向朝廷求助,可此时的秦朝哪还有救援的军队?章邯担心被降罪,直接率20万大军投降了;六国旧贵族也趁机作乱,纷纷自立为王。
赵高是胡亥的老师,在胡亥小时候就教他大秦律法,因此两人关系甚密。
秦始皇临终时立扶苏为继位人,而赵高深知扶苏看重蒙恬,如果扶苏登基称王,蒙恬必得重用,自己与蒙恬又有过节,自己也没好下场,所以密谋胡亥,联合李斯,篡改遗诏,逼死扶苏,杀害蒙恬,从此大秦帝国开始坠入深渊。
后来赵高一手遮天,残害忠良,仍然不满足,又逼死胡亥,立子婴为王,子婴太了解赵高是个什么东西,上台第一件事就把赵高正法,夷灭三族,与此同时,刘邦攻入咸阳,一个伟大的帝国就此灭亡。
赵高立子婴为王之后,子婴没有上朝接受王印,说自己生病了,无奈之下的赵高只好亲自去请子婴过来,刚到子婴宫中就被身旁准备好的韩谈一刀毙命,这样应该不算善终了吧。
赵高缘何连遗言都没留下就被杀死落得个夷灭三族的下场呢(三族分别是父、母、妻三族)。
赵高这个人在众人的认知里面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臣,宦官(也有人说赵高不是宦官,是有孩子的,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阎乐)。
赵高能够得到秦始皇的欣赏,除了自己傲人的才智和情商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书法,在人才济济的秦国里面,可以说除了丞相李斯之外,无人能出其右,这下知道赵高的书法有多好了吧。
在之后秦朝文字的改革,赵高书写的“爱历篇”六章,成为了秦国官方定制的识字课本的一部分,秦始皇晚年将公子胡亥交给赵高教导,也是看中了赵高的书法造诣。有一次,赵高犯了重罪,按照刑罚,应该判处死刑,大将军蒙毅准备将赵高斩首,但是秦始皇却赦免了赵高的罪过,可以见得秦始皇对于赵高的喜爱程度。不过秦始皇做梦也没想到的是,就是这个自己十分喜爱的宠臣,成为了自己死后断送秦朝的罪魁祸首。
秦始皇三十七年(公元前二百一十年)赵高胡亥随秦始皇巡游天下,回朝的时候,秦始皇病危,下诏书让公子复苏继位,诏蒙恬蒙毅随扶苏回朝办理自己的后事。
赵高拿着诏书,想着自己是得幸于胡亥,公子扶苏一直都是看自己不顺眼,再加上自己的理念和蒙氏兄弟完全不同,要是让扶苏当上皇帝,自己肯定没有好日子过,于是劝说胡亥和丞相李斯秘不发丧,更改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,同时下诏赐死扶苏和蒙恬。回到咸阳之后,立胡亥为帝,更改法律,将蒙恬兄弟的亲信都杀掉,还劝说胡亥深居宫中,自己把持朝政,不仅杀掉蒙氏兄弟,还将自己的合作伙伴李斯也搞死了。
李斯死了之后,赵高成为名正言顺的丞相,事无巨细都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,为了试探朝中有没有不和自己站一边的人,上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桥段,还说胡亥因为上朝的时候没有沐浴焚香,所以错把马看成了鹿。
将胡亥忽悠去沐浴的时候,将那些没有指鹿为马的管你愿全部杀掉了,这件事情之后,赵高在朝廷中的权势达到了巅峰,为所欲为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。
然而,在陈胜吴广失败之后,项羽刘邦带领着势头更猛的起义军气势汹汹的赶来,刘邦带着数万兵吗进入武关,为了尽早进入咸阳,刘邦私下联系了赵高,希望赵高能够作为攻破咸阳的内应,赵高之后就开始称病不上朝,私下里想着趁乱夺取皇位的勾当。
之后,赵高制订了弑君的计划,由咸阳令阎乐加班农民起义军攻打望夷宫(胡亥居住的地方),自己的弟弟赵成为内应,自己作为总指挥统帅全局。
赵高是秦朝的大宦官、大权臣。原来是赵国宗族远支。其母在秦国服刑,故兄弟数人皆生隐宫。
赵高为内官厮役,因精明强干,通晓法律,被秦王政提拔为中车府令。他私事公子胡亥,教以法律。后因犯罪,秦王命蒙毅审理,被蒙毅依法判以死罪。秦王惜其才干,下令赦免,并恢复原来官爵。后以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。
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赵高和胡亥随从秦始皇出游会稽。还至平原津,始皇病危,乃为玺书赐长子扶苏,命其将兵权交给蒙恬,返咸阳主持丧葬。
赵高得幸于胡亥,又考虑到蒙氏兄弟掌权对自己不利,遂与秦二世胡亥、李斯合谋,秘不发丧,诈受始皇遗诏,立胡亥为太子,又更为书赐扶苏和蒙恬死。
胡亥还至咸阳,立为二世皇帝,赵高任郎中令,常居宫中参与决策。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,诛戮宗室、大臣。群臣、诸公子触犯秦二世意旨的,都交赵高审治。蒙恬、蒙毅兄弟等秦始皇所亲近的大臣和诸公子、公主皆被处死,相连坐者不可胜数。赵高惟恐大臣入朝奏事告发他,又劝二世深居禁中,不朝见大臣,以此进一步专擅朝政。
秦二世元年(前209)七月陈胜、吴广起义后,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。
赵高没得善终,赵高杀了胡亥时,本想称王,虽然他已指鹿为马,一手遮天,可是觉得支持他的人不多,加上义军已经差不多攻入咸阳,所以他立子婴,因为除了秦地,六国已复,所以子婴去帝号,为秦王。
子婴为王第一件事,就是谋除赵高。计划好后,宣赵高进殿。
也该赵高命绝,第一,子婴这个人,表面看起来老老实实,没有什么气势和能力的人。
第二,子婴是赵高立的,赵高心想子婴会感恩他。
第三,赵高连皇帝都敢杀,自认为没有人敢杀他。
所以,他去见子婴时,轻松大胆的不设防就去了。没想到这个子婴,才当了几天王,就已经计划好了杀他。赵高一到,埋伏的卫士呼声而出斩杀他,然后宣布他的罪状。
子婴还是有能力的,只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,来不极组织兵员,刚除赵高,刘邦的十万大军,就攻破了咸阳,子婴只能投降了。
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来喜结局
1911年满清王朝走到了末路,大太监小德张回乡省亲,一路敲敲打打好不风光。孩子们早已围绕在张家门口,抢食小德张不要的泔水。人群中有个小孩叫来喜,抢到了两块鸡屁股,小小的心中有了特别的梦想,我要当太监。年幼的他不知道,这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痛,他也成了中国最后一个太监,载入史册。
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确有其人,不过他的命运没有这么波折,他曾照顾过婉容皇后,后追随溥仪去了伪满洲国,因病回北京疗养,直到1996年去世,享年94岁。